2021年6月9日 星期三
刀鋒之先
城濮之戰
這是春秋時期晉楚第一次正面交戰,也是晉國以少勝多之役,同時在此役之前,楚國的發展已經跨過漢水
長江,來到黃河附近,與中原勢力正面衝突. 在當時齊桓公已歿,秦穆公還在整理關中地區,
晉文公流離各國 , 並在楚國許下退避三舍之諾以答楚國收留庇護之恩. 最後在秦國蹭完飯,因晉國內亂,
返回即位.
而楚國不斷兼併漢水週邊小國(以現在眼光來看大約在幾個縣大小),直到挑戰中原心臟地帶如鄭衛宋曹
等區塊。而大國發展(擴張主義)沒辦法吃下來的,就需結盟,也就是叫小國站隊,雖不用繳保護費,
但有軍事活動時需要聯合派軍參與。中央地帶的鄭衛宋曹區塊,就是明顯的四戰之地, 楚國決定侵宋,
而宋則請晉支援,晉楚終須一戰。
伐謀伐交:
晉國決定援宋,如果採姑息主義,那麼晉國難以取得該區國家信任,同時放任楚國打到你家門口插旗。
以地緣與戰略縱深來看,必須出戰。
楚國看法內部分歧:楚成王認為重耳(晉文公)是天選之人,the choosen one,可以挽晉國危難,
歷經磨難,吃過苦頭,懂得低頭與任用賢能部屬; 令尹(宰相)子玉則認為就是因為重耳日後會發光發熱,
所以必須抑制晉國,才能確保楚國發展沒有阻礙,畢竟敵人崛起,就是我發展阻力。
城濮之戰前,楚成王要求子玉從宋國退回,不需與晉國交戰, 但子玉沒有理會。進入會戰模式.
齊秦處理
大戰在即,晉文公覺得聯盟隊友不夠多,於是先軫提議,請宋國直接賄賂齊,秦兩國介入,而楚國拒絕,
所以齊秦兩國至少沒有站在楚國那邊,然後拘捕曹共公,把他的國土跟衛國國土分些給宋國。
曹衛處理
子玉謀略邏輯:要求晉國讓曹衛復國,然後我就從宋國退兵,這樣楚國可以把衛曹復國功勞攬在身上,
師出有名(軍事行動的正當性),而且曹衛復國後也是繼續把楚當大哥。
弄個好名目,還可以挖洞給對手跳。
晉國回應:表面一定得贊同,但是私底下又找曹衛兩國,復國後會給這兩國好處,
可以不用老看楚國臉色。可憐曹衛.先讓晉國砍一遍,再讓晉國摸頭一遍,
於是曹衛破盟楚國.(有可能子玉真的沒給曹衛兩國好臉色看),
子玉看到曹衛離陣,更加上火,決定要跟晉國一戰.
此時晉軍戰略性後退三舍,尋找自己的戰略縱深, 跟開打地點
: 嘴巴講道義完成退避三舍之諾; 其實是找可以坑楚軍的地點。
伐兵
交戰先打陳蔡,陳蔡兩國是楚國聯軍裡面的雜魚,打贏也不能撈到好處的不願役,一打就敗退的拖油瓶.
而且敗退之後,還可能降低楚軍交戰的信心。而面對楚軍主力,則是先佯退,誘取楚主力進入口袋
再左右夾擊。於是楚敗。
地面戰其實是整套戰爭的結尾。因為戰前外交與謀略處理較地面戰有趣,是為整理。